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-香檳分校一項新研究發(fā)現,學齡兒童食用更多含異黃酮的大豆食品后,思維能力和注意力會得到提升。研究團隊在6月29日至7月2日舉行的2024年美國營養(yǎng)學會年會上展示了這一成果。 異黃酮是天然存在于各種植物中的化合物,尤以大豆和豆制品中含量為多。為研究大豆異黃酮的潛在益處,團隊回顧了先前一項研究數據,該研究涉及128名7歲至13歲的兒童。根據這些兒童7天的飲食記錄信息,團隊計算了每個孩子包括異黃酮在內的平均飲食攝入量。為評估孩子們的一般智力水平,團隊使用了一套專門的紙上測試,還利用一項名為“側翼任務”的計算機測試來評估注意力,同時記錄孩子們的腦電波
超市大采購,正趕上大桶食用油促銷,這一買又得吃一年,但油又不容易壞,買買買! 油真的不容易壞么?抱歉,讓您失望了,事實是食用油很“矯情”,極容易變質,而且變質以后,會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危害! 一、食用油壞了有啥危害? 食物油壞了,在食品安全當中又叫油脂酸敗,其實大家應該都不會太陌生,這樣的油一般伴隨著難聞、刺鼻的哈喇味兒。那么如果吃了,到底對我們身體有啥危害呢? 1、誘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 食用油發(fā)生氧化酸敗,作為必須脂肪酸的不飽和脂肪酸,就會遭到破壞。 長期食用氧化的植物油脂,會使人體缺乏必須脂肪酸,必須脂肪酸不足時,血中低
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強,食用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日漸受到人們的關注。棕櫚油中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基本為1:1,其中亞油酸作為人體必須的氨基酸,具有降低膽固醇、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。 飽和脂肪酸是含有飽和鍵的脂肪酸。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會導致血膽固醇、三酰甘油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。除飽和脂肪酸以外的脂肪酸就是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調節(jié)血脂、清理血栓、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。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。 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雖不利于健康,但人體也需要適量的飽和脂肪酸,而且它很穩(wěn)定,不易被氧化,也不需要氫化,不易產生反式脂肪酸。不飽和脂肪酸,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
黃曲霉菌是溫暖地區(qū)和溫暖季節(jié)最常見的霉菌,適宜生長溫度在4-50℃之間,最適生長溫度為25-40℃。一般情況下,常規(guī)的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溫度都不足以使黃曲霉毒素完全滅活,同時黃曲霉毒素對紫外線也有一定的抵抗力。 生活中黃曲霉毒素容易“潛藏”在哪些食物中呢? 1、發(fā)霉的花生、玉米 黃曲霉毒素常藏在發(fā)霉的食物里,特別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,花生、玉米等,淀粉在高溫和潮濕的環(huán)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曲霉菌。我們常吃的大米、小米、豆類,尤其是在高溫濕潤的環(huán)境下,一旦霉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。 建議:糧食的儲存首先要曬干,其次要儲放在干燥通風的場所,少量購買,不
民以食為天,食以油為先。近些年,中國糧油行業(yè)以增加綠色優(yōu)質糧油產品供給為主要任務,逐步適應城鄉(xiāng)居民膳食結構及營養(yǎng)健康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,增加滿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優(yōu)質化、多樣化、個性化、定制化糧油產品供給。 隨著《“健康中國2030”規(guī)劃綱要》的推進以及合理膳食行動的倡導下,人們越發(fā)關注食品安全與營養(yǎng)問題,世界范圍內對于“餐桌健康”的要求進一步精細與嚴格,關于“零反式脂肪酸”的呼聲也愈加高漲。據相關調查顯示,中國人50%的反式脂肪酸攝入來源為植物油,過多食用含反式脂